尋求理解認同

文/鄭秉泓(影評人,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本文出自:旺報、中時電子報

 

略有關注美國同性婚姻合法議題的朋友,想必對於「8號提案」並不陌生。2008年6月16日以後,「8號提案」通過並生效(2008年11月5日)以前,加州是美國第二個准許同性婚姻的州。

 

雖然當地華人為旨在否定同性婚姻的「8號提案」的通過貢獻了不少票數,但也有華人在加州婚姻合法時期,與共同生活30年的伴侶(兩人於1978年在一個學習中國傳統樂器的社團中相識)舉辦了婚禮,並且收養了可愛的孩子,那就是知名導演曾奕田。

 

記性好的影迷想必記得曾奕田曾經帶著他的紀錄片《好萊塢華人》來台擔任2007年的金馬獎開幕片,最後還抱了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回去。此片與《電影中的同志》結構相仿,曾奕田透過眾多的名人訪談與精彩影史片段回顧,井井有條爬梳好萊塢電影中各式各樣的華人形象呈現,從正面的負面的、刻板的流動的、性別的性向的到傳統的潮流的,他個人對於影像創作的熱情與他對於社會歷史政經議題的關懷交錯結合,產生驚人的化學作用。《好萊塢華人》於是成為一個起點,一個理解曾奕田其人其作、理解中華文化影響之下不同世代海外華人的相熟,非常重要的入口。

 

音樂恩師人生

4_3_金山音樂傳奇_請註明 by Veronica Selver

與《好萊塢華人》密切相關的,是曾奕田早期兩支紀錄短片傑作。1981年,曾奕田完成了首部作品《金山音樂傳奇》,記錄了他的老師劉湘的流離人生。半個世紀以前,劉湘為了擺脫貧窮而來到金山,以在餐館打雜、在洗衣店燙衣服務維生,後來不景氣被迫遣散形同退休,領社會福利金過活,他平靜訴說著自己如何因為房東要拆房蓋辦公大樓而搬家,又如何因為被搶劫過而不再去城中鬧區,以及渴望與在中國的妻小團聚的思鄉之情。

 

演奏粵樂,與其他華人合組音樂社團教授琴藝,是劉老先生排遣寂寞的方式。有趣的是,年輕的曾奕田也在紀錄片中現身說法,對著鏡頭訴說自己學習揚琴是因為中國音樂令他有種「特別的感覺」,而他希望能一直保有那種感覺。影片最後,在劉老先生哼唱的旋律中,曾奕田以照片交待劉老先生終於返鄉團圓的後話,不過曾奕田未曾言明的是,當年那個在美國出生、跟著劉先生學習華樂的年輕人,後來一部電影接著一部拍了下去,以另一種方式,將「那種特別的感覺」延續下去。

 

移工母親奮鬥史

4_2_縫紉的女人

1982年的紀錄短片《縫紉的女人》以曾奕田的母親為記錄對象,娓娓道來一個傳統中國女人如何逃脫被溺死或送養的宿命,聽從媒妁之言嫁給不認識的對象,有幸躲過對日抗戰,戰後拋下大兒子與丈夫共赴金山打拼,她以車衣服為生,直到十年後,經濟情況穩定,全家終於在美國團聚,並將娘家親人一一接來金山同住,滄海桑田,她依舊是個車衣服的女人。

 

曾奕田靈活運用家庭錄影帶、黑白舊照片及新聞歷史檔案畫面,透過金馬影后盧燕的英文旁白(代替其母自述),勾勒出戰後中國移民的家族圖像,悲歡離合、笑淚交織,短短14分鐘,卻彷彿國族史詩般悠遠綿長。

 

同志身分認同記

如果說早期作品是曾奕田對於自己華人血緣的情感抒發與文化追尋,那麼讓他真正在美國站穩腳步獲獎連連的「同志戰事三部曲」(包括曾在金馬影展映演過的《走出槍口╱戰火浮生錄:同志版》、《殺人有理》和《家庭基礎》),既代表了曾奕田對於自己同志身分的堅定認同,同時更埋藏了他對於美國這個多元社會在自由、平等、博愛假象之下,基於法治、宗教與公平正義等核心價值的批判性論述。

 

《殺人有理》源於曾奕田在舊金山街頭遭仇同者攻擊的親身經歷,令他決意在二十年後走訪不同監獄,坐在七位不同身分、種族、家庭背景的受刑人面前,詢問他們攻擊同性戀者的原因,試圖將他們從精神失控的暴徒還原為「人」,深入理解暴力形成的脈絡與源頭。《家庭基礎》則與《殺人有理》宛若一體兩面,離開監獄走入家庭,藉由剖析三組信奉正統基督教的家庭與同志子女間的親情與矛盾,嘗試釐清美國社會裡宗教與政治文化的保守主義,以及其強烈沙文與排他心態,此片旁徵博引雄辯滔滔,頗有麥可摩爾藉由《科倫拜校園事件》檢視美國資本經濟與自由主義的犀利氣勢。

 

單純用華人、同志兩大方向來概括曾奕田的創作歷程,其實是過度簡化、也過度小看。曾奕田曾說過,每當他選擇故事來說的時候,他總會追求一種普遍性的主題。有時是尋求理解與認同,有時是挖掘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有時則是反抗不公不義的多數暴力。對於我來說,他的作品深具時代性、格局恢宏,在理性論辯與感性抒情之間取得完美平衡,他不只是反抗壓迫的自由鬥士,更是纖細敏感的鄉愁詩人。

 

★延伸閱讀:

【大師專題--曾奕田】Filmmaker in Focus—Arthur DO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 CNEX 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