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1805期-1

時報周刊1805期-2

新浪網創辦人蔣顯斌捨上億身價,10年拍百部紀錄片

本文出自:時報周刊1805期
報導:陳宛妤
攝影:楊彩成
圖片:中時報系資料庫
編輯:陳裕盛

 

如果要你花10年,做一件影響世界的事,你會做什麼?卸下上億身價的蔣顯斌,期許「給下一代的太平盛世備忘錄」,他要用10年完成100部紀錄片。歸零重起步的路不容易,如今走了一半,回首來時路,蜿蜒崎嶇的盡頭,原來與他現在走的是同一個方向。

鍵入「蔣顯斌」關鍵字,新聞瀏覽很精彩,從財經版到文化版,從上億身價的網路新貴,變成四處募款的執行長。身分地位換了樣、財富曲線大轉彎;理工資優生,最終還是投入人文藝術的懷抱。很好奇怎麼沒有人來也幫他拍一部紀錄片呢?不如由本刊先來書寫文字版本的紀錄片吧。

 

《尋找台灣生命力》解放意識型態
時間:1995年
地點:美國矽谷

 

在蔣顯斌的書房裡,他跟兩位台灣留學生用一台四八六電腦充當網路主機,並向所就讀的史丹佛大學,商借引道學校的T1傳輸線,做為對外連線管道。透過網路轉播台灣的廣播電台,撫慰無數思鄉情切的留學生。二十五歲的蔣顯斌,跨出創業第一步:SINANET問世(華淵生活資訊網,新浪前身)。

「本來拿到機械碩士後,想改念建築做為職業選擇,但創業後就沒去了。我們五年級生要念人文科學是多麼不容易呀。在那個年代,只要露出一絲想念文科的徵兆,馬上就要被家裡約談、被同學關心,『跟不上嗎?需要幫忙嗎?』當年我讀的建中有三十四班,文組只有兩班,其中一個是被刷下來的放牛班,念文科本身就背負著跟不上的標籤。」

「在這樣的氣氛下,我考上台大機械系,但大四時決定要滿足自己對人文的渴望,就用體育被當來延畢,修了哲學、社會學、心理學。這對我非常重要,意識到人類的起源其實是不分科的,讓我對人生有不同的思考。」

回顧大學時代的蔣顯斌,此時的他第一次很清楚地意識到紀錄片的影響力。某日,他不小心轉到華視頻道,正在播映的竟不是政策宣導的軍事歷史片;這部由民間籌拍的《尋找台灣生命力》,旁白敘述大膽使用「我」的第一人稱,也就是影片策劃小野本人。

「我很感激這部片,解放我過去一些意識型態的綑綁,當時台灣正從戒嚴到解嚴,社會不安,校園裡有大量的學運,紀錄片提供我一個高度位置,有機會從一個局外人的視角,冷靜、鎮定去看待台灣一些秩序的重整,讓我用更開放的心態去看待衝突這件事情,去思考衝突之後還有什麼。」

 

網路創業被迫早熟 像人生錯置
時間:二○○○年
地點:台灣

網路泡沫化,新浪網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蔣顯斌完成終身大事;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從五十八元跌到一元。離職的同事見蔣顯斌文風不動,忍不住問他為什麼不會驚恐?他露出充滿信心的微笑。

「只要問自己兩個問題就夠了。第一,十年後,網路對大家更重要還是更不重要?答案是更重要!第二,人們依賴度會更高還是更低?答案一定是更高!答案夠清楚,表示方向是對的,那麼就繼續往前走吧!」

這一年,在《工商時報》上,蔣顯斌發表一篇〈網路科技使人更幸福?〉的文章,在字裡行間,他對「人文科學」的渴望昭然若揭,幾年後,他真的去彌補他所遺漏的部分。

「網路創業家因為時間被壓縮、歲月被壓縮,經歷也被壓縮,使得自己常必須是一個人去面對困難,而因在事業與管理上的早熟,自然和同輩就玩不到一塊,生命中也總覺有所遺漏,在日後總要找到一個機會彌補回來。這樣把二十歲要做的事,和四十歲要過的生活給倒過來,有點像人生錯置。」

二○○三年問世的紀錄片《企業人格診斷書》(The Corporation),更為蔣顯斌的人生埋下伏筆,「看完後我有非常多的反省,公司最終的目標是利潤嗎?我從來不覺得創業以賺錢為目的,賺錢是一個手段,可以產生前進的力量,但這部紀錄片給我更深刻的挑戰,再次給我一些高度,看待我正在做的事情。」

紀錄片中,交織著寫實的深度訪談、復古的黑白影片、巧妙的動畫效果等,雖然不是恐怖片,看完卻有點令人不寒而慄。企業很弔詭地被當成是「人」(法人)?他是一個只問利益、不問道德、沒有朋友的掠奪者,不斷製造、不斷浪費,會把所有成本轉嫁給他的鄰居,為了最大的利潤無所不用其極,而他從來就不會想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他的人格異常診斷的結果是:精神變態。

 

記錄華人世界十字路口的狀態
時間:二○○四年
地點:大陸

創業本身是非常快速的過程,就像掉入時代的龍捲風,一飛沖天。從雲端跌落的蔣顯斌,努力振翅高飛。他花了四年時間,在二○○四年讓公司的股票重新站回三、四十元。

為此,蔣顯斌付出代價,他開始質疑自己闖蕩的商場風雲,真要如此不擇手段?然後發現健康亮紅燈。這一年,他三十五歲。

「那時我心臟出了問題,因為之前實在太拚了,每天都出現在不同的機場,拜訪大陸各省的客戶,只為了尋求合作的機會,行李箱幾乎不曾清空。動完手術後休假兩個月,這一段日子,我當做是創業十年老天給的禮物。有趣的是,公司前進的速度太快,部門隨時在調整,根本等不了我。當我回到辦公室,竟連自己的桌椅都找不到了。」

蔣顯斌回到上海家裡,站在書房的大白板前,他思忖著下一個十年要怎麼過?他拿起筆寫了三件事,分別是他過去的學習歷程:「設計」、「紀錄片」、「書法」。

回憶學生時代的蔣顯斌,史丹佛機械碩士的他是專攻設計,舉凡所有數位設計、網路介面有關的事情;而書法則是從小就在練,他的床頭永遠擺著書法與篆刻的書,公事包裡除了電腦,還會放一本字帖,當客居異鄉、身心俱疲時,他便拿出來靜靜地讀。

至於拍紀錄片的念頭,也不突兀,在大學時被震撼教育過後,蔣顯斌就養成看紀錄片的習慣。他認為,紀錄片是影像時代知識分子的讀本。

「我找了幾個朋友討論,大家都感到二○○四年後的台灣,整個社會在撕裂,年輕人更加失落徬徨;反觀大陸,不問別的,只問經濟發展,年輕一代展現對商業的強烈崇拜。比較兩岸,難免心痛,就想說能不能拍一部片,記錄華人世界面臨十字路口的狀態。」

 

不做很會做的事,是你虧欠社會
時間:二○○七年
地點:北京、台北

拍一部片子去記錄這個時代,夠不夠?一部力量稍顯薄弱,那麼就成立機構吧!

在此之前,蔣顯斌難免會疑惑,是否真要投入紀錄片?但他內心常浮現了英國詩人奧登(W.H.Auden)說過的一句話:「You owe it to us all to get on with what you're good at.」(你很會做的事你沒去做,是你欠我們!)

這段詩句彷彿神明的指點,經常對蔣顯斌沈默發聲,提醒當年的他該去念文科,卻走上科技的路;今天這個關頭,不管對自己,對社會都算有虧欠,所以應該要補足一些功課。

這個功課,即是成立推動紀錄片的基金會,他許下十年時間,每年十部大哉問,拍攝一百部紀錄片,老實記錄十年間的華人生活歷程;甚至再用第二個十年,再問同樣的問題。

蔣顯斌用第一個十年成就了新浪網;第二個十年他要做一些東西留給下一代;第三個十年、第四個十年……待續。

 

Profile

蔣顯斌,1969年生於美國矽谷,畢業於台大機械系、美國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碩士,1995年創立SINANET(華淵生活資訊網,新浪前身);1998年與北京四通利方合併成為新浪網;2007年創辦CNEX擔任執行長。

  

 


 

不老騎士
笑中帶淚的80歲青春

擔任「青春有為」主題紀錄片影展開幕片的《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平均81歲的主角,絕對夠格為「青春」拉開序幕,也絕對稱得上今年必看的最佳國片之一(十月十二日全國上映)。

二○○七年,由仍是台藝大研究生的華天灝拍攝《不老騎士》記錄短片;二○○八年以五十分鐘的DVD版本搶先上市、旋即爆紅;三年後,搬上大銀幕的幕後推手,就是CNEX的執行長蔣顯斌。

「《不老騎士》讓我們看到上一代的人是怎麼走過來的,它形同台灣的時代縮影,是一部很重要也很溫暖的紀錄片。」蔣顯斌說。

影片映照著解不開的鄉愁、隔代的縝密親情、至死不渝的愛情,尤以八十歲的何清桐對亡妻的海誓山盟最催淚。

年輕時的何清桐夫妻每年都會騎車環島,二十幾年前的旅程某天,妻子曾欣慰地問,「桐仔、桐仔啊,我還能給你載幾次?」當時何清桐半開玩笑地說,「我八十歲若是沒死,擱載妳來環島!」沒想到,這句話才講了兩三年,妻子就因積勞成疾先走了。

「這條債欠她的,無論如何我都要還!」何清桐將老婆遺照放在摩托車前方,而他的車也跟人家不一樣,後座特別加裝一個紙箱,問他為何不把行李放到遊覽車上?何清桐羞赧地回憶,「後座放個紙箱,才感覺有載人,就像以前一樣,累的時候我會靠在老婆的身上。」

這部片打破一般人對老人紀錄片的刻板印象,誠如《不老騎士》的片名,一點都不老套,充滿可敬又可愛的騎士精神,沒有倚老賣老灑狗血,而是在素樸的方寸情感間,不經意地就讓人失守掉淚;甚至眼角還濕潤時,老人們的幽默行徑,又引人開懷大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 CNEX 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