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文字紀錄:陳怡君  攝影:劉書敏、賴奕亘

 

  九月一日下午一點於誠品信義店六樓視聽室放映紀錄片《成名之路 The Road to Fame》。映後由劉軒擔任座談的主講人,以提問「教育?」的互動方式,和觀眾討論他在片中所看到的「教育!」。

 

  一開始,劉軒提到了紀錄片裡他們所演出的百老匯音樂劇《名揚四海》(Fame) 的故事是真實存在在美國的一所高中:卡門確實是渴望名聲、想要大紅大紫,不幸的是她在外闖蕩的時候染上毒癮。泰龍則是一個有閱讀障礙的黑人,無法在學校正常學習,然而仍舊想要追尋自己的夢。「《名揚四海》背後代表的是複雜的人生,而《成名之路》就像鏡子一般,反映每個學生的生活。」劉軒如此說道。如果了解《名揚四海》這齣劇,便會感覺到,紀錄片裡面的人物性格,和劇中的角色部分是相吻合的。

 

  我們一般人的既定印象,可能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訓練十分嚴厲,或者中國的競爭非常激烈。然而在紀錄片裡,做出最嚴苛的決定的卻是外國人。初到學校,來自美國的指導老師賈斯柏總是笑臉迎人,做事風格如同百老匯般自由。但後來他向紅梅老師說,應該給學生們一些危機意識,因此設計了一個情境:只能帶八個人去美國發展,讓學生們體會真實的社會。影片的後半部,賈斯柏曾說,B組的人雖然沒有入選,但他們會有經驗的成長,臉皮會變厚,以後遇到機會的時候知道如何應變,充分展現自己。

 

2  5  

 

  那麼,美國的教育和中國有什麼不同呢?同樣是追夢,不同國家的父母會不會放手?現場一名美國觀眾分享在三十幾年前的美國,父母希望十八、九歲的孩子自己獨立出去闖一闖,而這也是他來台的原因。另外一對夫妻觀眾,在這個問題上有著相異的看法。先生說,他不支持孩子去追夢,是因為十八歲的孩子可能會走錯路、會受傷,他想要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太太則表示,她認為接受教育的獨立思想很重要。她的女兒在大學時期十分迷惘,不知道未來要做些什麼,雖然照著父母的建議她學習醫科,她仍舊告訴父母要試著走音樂這條路看看。兩年的經歷,她知道音樂對她而言是此路不通的,最後回去從醫。但這兩年對女兒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是她經歷過才決定選擇從醫,不是為了父母的緣故。太太說:「自己走過才能了解自己到底要什麼,才知道自己的熱情是投入在哪裡。你要什麼東西,就好好去做,路會平的。」她支持兒女問問自己「這真的是你要的嗎?」,並且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紀錄片中,大家總做著一個大夢,這點不論是何地的學生都是如此。但在美國和中國當中,有一個決定性的最大的不同:一胎化政策。片中的一名學生陳蕾說到,他們現在的壓力真的很大。同一世代的中國孩子,他們有他們的夢想,但同時也背負著父母的期望與關愛。

 

6 1  

 

  劉軒提到,紀錄片的導演在另一個訪談中說,在八0、九0年代出生的小孩往往不太能承受壓力。遇到困境總是怪罪到系統上,大環境不好啊、父母的問題,從不會檢視自己。「沒有任何一個系統是公平的。但在不公平當中,有沒有一個承認實力的空間存在?」

 

  如果說「從這部片中看到人生的複雜,事情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是夢想也不是,是父母的夢想但也不是。」是劉軒替《成名之路》做的側寫,那麼「What do you really need?」便是他對夢想做的註腳。問問自己,你要什麼?而真正需要他們的,才會成功。至於追求金錢,劉軒說它是個媒介,而不是目的。當你在追求媒介的時候,你最後只會得到一顆空球。

-----------------------------------------------------------------------

【延伸閱讀】
.影片介紹 >>  成名之路 The Road to Fame 
放映場次 9/28(六)12:00 華山一廳、9/29(日)19:30 華山一廳

.更多免費放映場次與論壇請上 這裡報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 CNEX 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