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個分手夜》映後座談記錄

 

IMG_9800  

 

主持人:我先來問一個問題。第一次看片和背景資料時,知道片中主角是導演的朋友,本來是要拍五對朋友情侶的故事,沒想到第一對第三天就分手了,於是導演就改變想法,跟著男主角導演的朋友到處拍。那些跟主角講話的是陌生人嗎?

導演:我對愛情故事很有感覺,很喜歡朋友談愛情的場面,又特別想拍他們很晚很晚喝酒聊天的樣子。本來是預計拍五個朋友,每個朋友十天,共五十天。結果第一對朋友拍到第三夜,朋友就跟我說和女朋友要分手了,女朋友會來家裡拿東西搬家,我就決定只拍他了,其他朋友都很生氣!分手夜後的第二天我去拍朋友,他就在椅子上杯水,我說你不能一直這樣,你要去見陌生人去跟他們說你的故事。後來他告訴我這樣真的有幫助,當時很痛苦但一起拍片有幫助他渡過。

主持人:中間有一段餐桌上聊天的,應該只有那些人是朋友,其他應該都是陌生人吧?

導演:沒錯你觀察得很對!

主持人:有一個在街頭唱歌的人,那真的是路上遇到的嗎?

導演:真的,魁北克是個很酷的地方,我們真的是在街上走走走,遇到有些人在陽台上唱歌,我問他們可以拍嗎?就拍了!

主持:因為裡面的街頭藝人都唱得太好了,讓人覺得像是選角選出來的!

觀眾:導演會覺得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愛情觀不同嗎?

導演:我第一部片就是在北京拍的,當時每天晚上出去,問街上的人「能不能跟我分享你的愛情故事」。很多老的人都相信緣份,譬如有的人結婚了,卻說自己沒有愛情故事,只說相信「緣份」。

主持:導演很多作品是以這種到街頭問問題的方式呈現。

導演:我受一部《北京的風很大》紀錄片影響很大,它的內容就是到處問路人「你覺得北京的風很大嗎」。其中有個老太太很可憐,沒錢養家裡小孩,後來她也忘了這個問題。有個鏡頭是小孩拿著風箏跑來跑去,卻沒有風,放不起來,這個畫面令人印象深刻。我以前也拍過沒有問問題的,是一群混混幫派的人,當時就跟著他們拍,拍完之後才假裝去問「可以拍你嗎」!

觀眾:影片中的人提出的看法都很深刻,談得很自然,導演在事先沒有訪談過嗎?

導演:很多人在看片的時候就會投射自己,於是很多人覺得這部片都在講出軌很不好,或者覺得大家都講差不多的東西,很膚淺,但其實他們講了很多很深刻的東西。其實我們碰到了兩百人左右,最後才篩選出二十個,剩下的都沒有用。其中有一個九十八歲的老先生是我父母的朋友,他主動提出想被拍,這是唯一一個有特意安排過的採訪者,就是講報復和寬容的那位老先生。

觀眾:想問有關等待的問題,現代人拓展人際關係有網路、社群網站等各種快速的方式,但過去的人常常會花兩三年等待另一半回來,或許是當兵或許是什麼的。想請問導演「等待」在現代社會的意義。

導演:這是個很難的問題,我不是愛情專家,不過我覺得等待不管是有沒有科技產品,也跟時代沒有關係,其實最後還是你自己去選擇要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 CNEX 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