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_8_教改英雄傳_劇照1.jpg      

時間:2013/09/28(六)14:20
地點:光點華山二廳
★出席講者:宋曜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心輔系教授)
文字紀錄:莊淯琛

 

宋曜廷教授就影片主題進行開場分享:
目前的國中基測及往後的國中會考,是我負責的業務,我長期以來關心台灣的教育,也關心國外是如何解決困難。以今天的影片來說,可以看到幾個國家關心的問題都是共通的。可能因為是從歐盟取得影片,所以影片以歐盟的
PISA考試作為標準,分別找了前中後段三個國家來看看他們面臨的問題。全球共通的教育問題,第一個就是競爭力問題,很多國家把PISA考試視為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再來就是師資培育的問題、學生願不願意念書的問題、教學環境的問題,全世界的國家都逃不了這些議題。

 

無論在數學、語言或科學教育,芬蘭幾乎都是世界第一名的國家,她是全世界排名第一,學生之間參差的程度也是全世界最少的。台灣的狀況,在科學、數學也名列前茅,但落後的學生也占了20%。芬蘭非常在意師培,老師都要有碩士以上的學位,芬蘭的學校為什麼會好?中央政府敢放手讓學校做,因為他們要很好的老師。老師的社會地位僅次於醫師與律師,很多人以老師為榮。台灣老師的社會地位,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芬蘭的教育部長一做做了20年,讓他可以貫徹他的教育理念,不受政治力影響。而他貫徹的教育理念就是社會正義,芬蘭的教育非常重視社會正義,為了要把差的孩子帶上來,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個別教育,45%的孩子在義務教育結束之前,都受過個別教育,這是非常難得的。

 

第二個是德國,在2000年的PISA考試,德國有20%的孩子在危險邊緣,所以他們開始反省。第一,他把問題歸咎於特別的教育制度,他們的小孩在四年級就分到不同學校:主幹學校像是我們的高職,將來準備當學徒;實科中學有點像我們的五專,唸完準備就業;文科中學就是念大學。四年級的小孩可以決定自己的前途嗎?各位可以相信嗎?他們給老師很大的權力決定,但老師有這樣的能力決定嗎?後來他們做了很大的改革,讓家長同時參與,簽訂學習契約。第二個改革,德國非常重視生涯輔導,這是他們立國的根本,這些東西都提升了他們學習的表現。他們提出的問題台灣也都在改變,例如生涯輔導,怎麼樣讓家長參與孩子在國中畢業後的生涯選擇?台灣有48%的小孩必須要選擇職業類科,十個家長有九個不知道孩子應該要往哪個方向走,就憑著他基測的成績選擇科別,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必須要趕緊面對。

 

第三個國家是葡萄牙。葡萄牙是後段班的國家,位在南歐,是非常天真、樂觀的國家。在1940年代,竟然有80%的國民是文盲,這真的是非常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後來才慢慢改善。剛開始最基本的作法,就是整併學校,整併了3000多間學校,學生有互相模仿討論的對象,老師也不再是孤立,而能夠互相觀摩。

 

這三個國家各有各的問題,各有各的解決之道,這是影片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在台灣,大家一直質疑改革的方向、目標是甚麼,要改革,就要有個對象,才會有做法。
台灣嚴重的教育問題有四個:一、逐漸流失的教育的社會正義;二、居高不下的考試壓力;三、降低學習彈性;四、僵化的教育方式,這四個問題連帶造成台灣的下一代競爭力愈來愈低,這是我們必須要謹慎思考的問題。

 

第一,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進社會流動。如果今天中下階層的人永遠翻不了身,那就是沒有社會正義。這二十年來,社會流動的管道愈來愈少,從基測十年來的表現發現,社會弱勢兒童的學習成就和一般兒童的落差愈來愈大。弱勢的愈來愈弱勢、強勢的可能愈來愈強勢,念台大的有多少比例是大安區的人?可能有20%-30%的比例是住在大安區的,這就是社會的不流動,先天條件好的,愈容易掌握資源。
第二,考試壓力的問題。大家可能覺得是成績好的學生考試壓力大,這是不正確的迷失,我們最近三年的調查,發現壓力最大的,是中間的學生,大概是PR5060的人。考試壓力最小的是PR40以下的,因為他已經放棄了。為什麼成績好的人壓力不大?因為他已經老神在在,為什麼中間的小孩壓力會大,那是不確定帶來的壓力,他能不能考上公立學校都不知道、要上高中或高職都不知道。這麼努力弄了半天都起不來,那壓力大不大?中間的學生如果能夠帶好,那就能夠提升台灣絕大多數的競爭力。

 

壓力會大到讓我們喪失學習的彈性,因為我們學生只想考上好的學校,他也不想有太多課本以外的思考。二十年後的競爭力,不是來自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學生的創造力、思考力、批判力,這些能力絕對和課本的能力是平行的,我們常常因為太重視課本而忽略了這些能力。我們調查過,PR90的小孩平均補習天數是兩天;PR50的孩子平均補習天數可能是四到五天,我們的孩子花了太多時間在補習,為什麼不去做這個年紀應該要做的事情呢?這是令人覺得憂心的地方。這些因素會造成教育方式的僵化,因為家長、社會氛圍重視的是升學率,教學彈性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喪失的。所以這是糾結的問題,我們應該要一起把這些問題解開,十二年國教提出很多政策,每一個政策裡頭都有很多的思考,我們應該一起努力、協助。

 

 

 

現場觀眾提問部分:
Q1:關於學習壓力的部分,來源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就業,如果我們對職業沒有很好的分配,其實壓力會一直存在。前一場在亞洲的部分,他們有強調批判思考的能力、和其他學生分享、合作,在台灣這種排序、競爭的狀況,我們要怎麼培養這些能力?
A1:問題的根源到底是哪裡?教育問題不是教育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把它簡化成學校、老師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日本高中生大學的比例只有50%,荷蘭是40%左右,那些不用念大學的學生一樣可以找到喜歡的工作。為什麼台灣不行?這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業結構的問題。台灣有兩個原因,我們的產業結構、讓學生多元參與的機會,過去二十年一直沒有做好。我們的價值觀、薪資結構都是扭曲的。為什麼德國的學校在四年級就決定走技職學校,而家長不會抗議?因為他們的薪水都很高,他們絕對不會看輕勞動的人口。我以前接待一位英國教授,他說他在取得高等教育之前,他當了十年公車司機,而公車司機和助理教授的薪水差不多,可以想像他們的薪資結構、社會地位,一定沒有像台灣差那麼多。如果我們能夠改變企業結構、家長觀念,價值多元、工作機會多元的時候,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教育政策的政策也引發很大困擾,大學多到101%的學生都可以念大學生,你敢不念大學嗎?你敢不念研究所嗎?如果大家都是碩士你敢不念博士嗎?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我常常跟一流的高中講,建中、北一女可以堅持收第一等的學生,但不可以堅持只收一等一的學生。你怎麼知道PR90的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低於PR99的學生?如果第一志願的學校放寬「好學生」的定義,那我們就不會那麼辛苦。如果我們都有比較多元的心態,就不會養成「只有我,沒有你」的心態。在國外,多數好的科學研究,都是團隊創造出來的,必須要有和別人合作的能力。

 

Q2:我是現在高三的學生,但在學校所學的並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應該努力去追求嗎?在我的同學當中,這些最努力、最用功的,通常也都不知道自己在念什麼。我也認識一些的第一志願的同學,儘管他們在學業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但其他面向可能就不必然。除了學業以外,我們是不是也有更該注重的事情?
A2:有興趣來參加這些活動,思考課本以外的事情,其實是一件好事,代表你願意思考自己的生涯、未來,甚至願意去負責。我常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雖然我很強調高層次思考的重要,但我也明白地提醒老師與學生,有些事情你必須要謹守,花時間去背誦、熟練它,特別是語言課,那東西是沒有捷徑的。人生有很多的智慧,在面對人生的困難時如何去解決它,也是一種智慧。對國、高中的學生來說,怎麼樣負責任的面對人生的考試,進入自己能力的學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與能力。一定要非常實在的面對你將面對的學測或指考,因為這是磨練你的能力的重要機會,你如果能夠過了這關,你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你會對你的人生有更開放的思考。

 

Q3:就甄選入學來說,有一半或更多的比例是參考你的背景,是不是阻礙的社會流動?
A3: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也看到報章雜誌在討論,用學測成績和申請入學的資料,會不會造成剝奪弱勢學生的機會。我同意政府要正視這個問題,例如擴大繁星計畫,讓不是考上第一志願但在那些學校表現不錯的學生,也能夠進入好的大學。現在的問題在於,成績之外的表現佔了多少比例、它對學生的篩選產生多大的影響。這是應該要被研究的事。我基本上不是很贊成在國中階段加入超額比序的項目。在高雄,有一項超額比序的項目是全民英檢,很多人批評,若沒有錢考全民英檢就是輸人家了嗎?我目前所知的超額比序,其實不像各位想的這麼嚴重,只要在三年內做滿30小時的志工,這部分的評比就是滿分,並不會造成志工功利化的後果。均衡學習是不要只注重學科,只要其他科目都及格,分數都是一樣的。競賽等等的加分,其實還是只佔了非常小的比例。要如何預防這件事,是我們絕對需要認真看待的。

----------------------------------------------------------------------------------------------------------------------------

影片介紹◆◇

其他放映場次:10/6(日)12:40 誠品敦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 CNEX 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