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6_不被遺忘的孩子們_劇照.jpg  

時間:2013/09/30(一)19:00
地點:光點華山二廳
★出席講者:刀川和也(本片導演)+稻塚由美子(本片製片)+菅原哲男(片中「光明兒童之家」院長)
文字紀錄:陳冠瑜

 

Q1:想問導演在拍攝現場會不會有內心掙扎或是覺得自己應該要離開現場的時候?因為可以看得出來你跟他們之間的信任感。另外也想請問拍攝過程的感想?除此之外也更渴望看見育幼院社工的故事,因為在我眼裡他們就像天使一樣。
A1
刀川和也(以下簡稱刀川):我們花了八年時間去拍攝,這其中牽涉到許多當事人隱私,所以我們花了許多時間與被拍攝者建立關係和信任感。其中有兩年我是直接住在育幼院,慢慢陪養關係及接近被攝者,才能夠拍下這些畫面。為了不希望在電影完成後讓他們看到放映內容會破壞我們八年所建立的感情,相對的在製作時也思考了很多。像是如何在培養關係的同時也保持適當距離,在拍攝過程中一度無法拿捏什麼該拍什麼不該拍,加上時間拉得很長,後來不管有沒有掌鏡,我都希望能陪在這些小朋友身邊。社工一直都很關心這些,加上我們與這些老師已經培養出信任感,才能在拍攝時合作無間。剪接時也思考許多影像要表達的東西,當然也盡量不離開小朋友們。

菅原哲男(以下簡稱菅原):我們的老師也不是什麼真的天使,只是單純與這些孩子們的相遇而產生不同關係,而這也是片中想傳達的一個觀念。我們裡面也有許多老師後來辭職,例如片中麻里子等八位老師,大部份原因是成家或其他人生規劃等等。

 

Q2:請問導演拍片的初衷?也想請問製片拍攝的這八年是用什麼條件來支撐的?
A2
(刀川):本片始於2003年拍攝,而在2000年初兒童家暴在日本是社會新興話題,加上2001年在大阪發生一件“池田小學殺人事件,一位男子持刀闖進學校,無差別殺害學童震驚社會大眾。我本身也很驚訝,為何和平富裕的日本會發生這種事,後來才知道背後其中一個原因是兇手在年幼時遭到父親虐待,背負著許多壓力。我本身在國外拍攝許多紀錄片,看過當地小孩子的狀況,所以回國後看到這樣的社會新聞,反而會想日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我們是不是該重新思考關於家人、家庭的構造?所以最後決定拍攝這部以育幼院為主題的電影。

稻塚由美子(以下簡稱稻塚):我們做了這麼多場QA,第一次被問到這問題,關於這部片的檔期跟預算我們一開始就下定決心不設限,要將主題完整拍完,沒想到就過了八年,我跟導演也背了一身債,甚至導演剪接的時候是到我家住了半年才完成,所以也非常感謝觀眾關心這個狀況。當然我們一開始也了解這部片不會賺錢也不會回收,但還是希望將主題呈現給大眾,即使現在還錢之路非常漫長辛苦。

 

Q3:在台灣育幼院關係的建立其實很難得,想請問在日本的狀況是否也相同?另一個問題是關於片中的小女生舞夏與她的社工在分離時哭鬧得很嚴重,請問院長起初要求社工與孩子們建立關係的時候,在關係脫離這件事情上面是如何處理的?
A3菅原):
其實這兩個問題都匯於同一個想法,在日本大部分的育幼院將一天分成三班交替,有不同老師負責,在管理上建立起機制,但我本人是非常不認同的。剛才我有提到導演來我家吃吃喝喝都沒有收錢,但這是因為我很開心見到他,也歡迎他來我們這個大家庭,因此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在圓滿融洽的人際關係中成長,所以我反對這個所謂的三班制。因為我認為三班制對小孩子來說無法建立完整的人格,我從事這個工作已經45年,心中總覺得小小的過不去,我覺得這是個事業而不只是利益關係。

關於我們看到片中舞夏這個小朋友的反應,那就是我想要教育出的小朋友,因為她在面臨分離時會傷心會大哭,她有正常的情感表達。而在三班制之下的孩子,一天跟社工分離三次,所以如果身邊有任何人不見了,他對離別不會有任何感情,因為他已經習慣離別這件事,習慣自己特殊的身分。雖然這些孩子的背景本來就比較特殊,但我希望光明兒童之家的孩子能正常成長,我想一個正常的小孩都會希望有一個自己媽媽,而不是有很多個人可以代替自己媽媽的存在。

 

Q4:請問本片有回去育幼院播放嗎?本片沒有任何配樂是後製決定的嗎?有沒有討論時意見上的衝突?
A4(刀川):
在初剪時期有給老師們看過數次,完整版也是,最終版本也有很多老師進戲院。他們不是身為一個觀眾的感想,因為他們是當事人,大部份的人看完會跟我說感謝我還是尊重孩子的隱私,處理得很溫柔妥當。我們也有請光明之家出院的小朋友來觀賞,他們沒有人否定,並表示當時他們在光明之家的時候情況更艱難。前年這部片去過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放映,小朋友跟老師都有去當來賓,小朋友一開始看到自己會興奮,但到後面像是自己的母親出現或是比較深刻的片段,他們就安靜下來,慢慢去理解影片內容。影片後的QA小朋友們第一次聽見我解釋拍片的理念跟過程中發生的事情等等,事後再問小朋友們對於QA講了那麼多事情會不會生氣,他們都表示不會。 
至於配樂,我一開始就考慮拍沒有配樂的紀錄片,也有向製片及老師討論過該如何呈現,最後是在剪接的時候決定不放配樂。

 

Q5:請教院長,兒童之家裡面老師與真正父母角色的差別?這些老師好不好找?通常使用哪些條件尋找?
A5菅原):
這些老師與一般父母較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大部分未婚或因為想等手上的小孩長大一點卻錯過自己的婚期,他們沒有為人父母的經驗,但他們對於小朋友有很多愛心,所以在此奉獻。另一個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沒有結束的一天,這個小朋友長大了,新的小朋友還會進來,雖然共同成長但不會陪伴他們到下個階段。老師們有時候也有倦怠期,想要請個三十年的假,這時候校長可能會放四天的假。
招募老師的方面,我們會從大學的社工系與教育學系尋找適合人選,也有到大學舉辦說明會等等,希望不錯的年輕人能成為我們的新血。

 

Q6:這些老師進來之後,遇到的小孩都是年幼傷痛經驗、遭遇不完整等等,育幼院方面是否有對老師們進行專業訓練?幫助心理調適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
A6菅原):在過去十五年,進入光明兒童之家的孩子都是受虐兒及經原生家庭家暴,身心靈皆有嚴重傷害。不過這些這些老師並沒有經過專業的教育訓練,因為我認為是否“接受專業訓練就能成為專業人士,對事情才有正確做法”這個邏輯上持有懷疑態度, 因為沒有人對事情能有最完美的解決方式。比起能力來說態度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小孩發生什麼狀況絕對不會逃開,如果具備這個力量的話,對我而言這才是專業的老師。育幼院中仍有好幾位小朋友處於身心靈未開朗的狀態,相信繼續陪在他身邊,事情會有轉圜的餘。共同討論解決的問題,或者是為孩子量身訂做適合他的教育方式,相信這樣才能讓有這樣過去的小朋友長成更強壯的大人,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

◆◇◆◇◆◇◆影片介紹◆◇◆◇◆◇◆

其它放映場次:10/2(三)19:00 華山二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 CNEX 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