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有果樹滿山園,西至屻崗眠祖先;北接山高送涼風,南連長圳蔭良田 春有大戲唱上天,熱天番檨拚牛眼;秋風仙仙河壩茫,割禾種菸又一年 ——〈我庄〉(作詞/鍾永豐)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民間對此充滿敬畏、親切卻也交雜著恐懼與憐憫之情。在此月,王爺、乩童、神明、鬼魂、佛祖、道士紛紛出動,百鬼夜行、神魔共舞,有如看一齣古意盎然的命運大戲。傳統原來默默存在於風光明媚的鄉里、灼熱焚燒的香爐、寓意深遠的節慶,以及最熟悉的母語曲調之中。
我們被生養於此,並對這一切感觸良多,因為自幼即受到這樣的文化薰陶,吳志寧改編自詩人吳晟的台語歌詞,誠心地傾訴了人們對土地的愛:「阮(我們)全心全意的愛你,親像愛自己的母親,不是你的土地特別香,因為你的懷抱這麼溫暖」,透過三部紀錄影像,也使我們勾起靈魂中快要遺落的過去……
魯笠 The Promise
2012︱台灣︱60 min︱陳武男
初次聽到「魯笠」,這個使人感到陌生的名詞,卻是一個地方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徵。陳武男導演長年記錄,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迎王船的民俗文化,透過轎班會成員的視角,將人神自古以來的相互依存關係,處理的極其動人。
所謂魯笠,形似斗笠,貼有符籙,是東港轎班會成員佩帶的傳統帽子;從精神面來看,這是神靈寄託的信物,頭戴魯笠,代表轉換凡俗肉身的身分,得以成為與神親近的馱轎腳力。導演陳武男將告訴我們,這種人對神的奉獻被視為一種永恆的許諾,是百年東港討海人對信仰虔敬至誠的深情。
陳武男避免過度聚焦祭儀程序,他提供認識該信仰的基礎輪廓,但多數時間關注信男信女浸濡於宗教的人性情感面。一場颱風侵台造成沙灘流失,眼見天候將嚴重影響即將展開的祭典,如此狀況則被視為神的考驗。廟方不惜花費重金抽砂,爭取重建沙灘的時間,每日總有居民自發性的關心抽砂進度,一張張由衷發愁的面容,他們的憂慮感染鏡頭以外的觀者。
人類在神靈面前渺小的選擇順天,百年來卻也懂得如何與神討價還價。廟方的執事人員透過擲茭與神議事,百姓甚至戲稱主祀的千歲爺是老流氓。鏡頭前率直的家常話,看得出拍攝團隊與居民用心搏涎,我們亦能感受台灣民間與神祇之間,可以如親友般的親近。老流氓的稱呼並非貶抑,而是常民以擬人口吻,深信自己面對一個無形卻擁有神秘力量的絕對存在。
迎王祭典並非作熱鬧慶典,而是古時東港人面對艱困生存環境,用來驅瘟逐疫確保地方平安的靈驗力。因此,透過慢速影像,漫天的煙氳炮鳴、燈花綴飾的迷離光影、陣陣的喊班聲(一種出巡儀式),佐以詭譎孤寂、幽離迴腸的清冷配樂,區隔出祭典莊嚴凝重的調性。迎王是東港人共同信奉的價值,儀式附屬的約束力,創造三年一科的集體記憶。儀式承載著過去和現在,確信將再發生的未來,安定人類心靈的無所適從。
《魯笠》談敬神愛神,也談傳承。由東港遊子擔綱的開場與片尾獨白,轉述地方告誡,過年可以不回來,但迎王時節,不管身處何處都得趕回來。獨白也回返自身經驗,娓娓道出,轎班會名冊載記的每個姓名都代表了一個家族,以及他們各自傳承的專屬魯笠。名冊中的姓名一旦劃上刪除線,則代表一個靈魂的逝去,新的姓名將延續家族為神奉獻的宿命。如此獨白的安排,扭轉了單純民俗文化紀錄,而是洞悉儀式背後的人類處境,提升文本的穿透性與感染力。
陳武男的影像作品看似無華,但對於信仰初衷的精準覺察,反映其影像結構的層層流暢。再加上拍攝關係的真誠互動,都使得陳武男近似於一個溫火慢熬、長跑型的紀錄片導演。(許古拉)
打獅.下山紀事 Hakka Lion-A Story of Old Folks in Xiashan Village
2010︱台灣︱50 min︱曾吉賢
舞獅在華人地區是眾所熟知的民俗技藝,最常見的包括台灣舞獅及廣東醒獅等等。而客家獅較為罕見,那是一種綜合戲劇、武術、舞蹈與音樂的表演,因而被稱為「武」獅。
《打獅.下山紀事》的導演曾吉賢,從民國96年開始,便記錄了新竹縣芎林鄉張家的客家武獅訓練,以「下山客家獅」為主題,記錄了一場歷史與文化間的傳承,並張顯地方義民精神。就如同《葉問》那種武術世家恩仇錄,武獅團早期是為了防禦原住民攻擊的武術團體,因此客家獅一向結合武術元素,其武藝訓練除了強身健體、鞏固地方勢力,也更緊密了地方人家之間的關係。
而曾導演的鏡頭故事是以「土地」為中心,一切都從「泥巴」起頭,忠實呈現農人如何利用農閒時刻掘土挖田。而農村稻田的景緻正是下山的特色,其地理位置特殊,境內的山巒地勢有了「上山」和「下山」的地名。影像中一片片的稻野,映著戴斗笠彎腰的農民,正是客家農村純厚的風景。
只可惜,在現代化的衝擊下,這樣充滿人情味的稻鄉小鎮也留不住年輕人,而當地流傳三十年的客家獅陣也逐漸凋零,正如台灣家將、陣頭等民俗技藝,皆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然而,《打獅》片中的靈魂人物——14歲就開始打獅的張健銨,決定重新揪團,讓客家獅陣再現,張家庒的武獅訓練也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獅陣。
有別於都市生活的農村環境,天黑後的下山地區沒有太多的消遣,於是練武獅也成了聯繫家人鄰里情感的橋樑,男男女女不分老少,聚集把弄著武獅,也學習製作重量不斐的獅頭,意外形成了另一條長者與年輕學子的對話。曾吉賢忠實的影像呈現,抽絲剝繭地從生活和文化扣合,《打獅.下山紀事》看見的不只是一場復興文化資產的運動,還有在現行國家政策中求生存的無奈,以及在傳統獅陣裡,體會武家的毅力與精神。雖然沒有《一代宗師》那種武俠世界的神乎其技,但它呈現出武家在現實中那種強悍又溫柔的縮影。影像、被攝人物都十分樸實,卻也真摯感人。(Sabrina)
春秋掌中 Taiwan et ses marionnettes
2011︱France, Taiwan︱51 min︱尚若白
《春秋掌中》的法國籍導演尚若白(Jean-Robert Thomann)多年前來台灣時,就被歌仔戲與布袋戲深深吸引,於是他決定拍一部紀錄片,介紹布袋戲給法國人認識。布袋戲不僅僅是表演,還有道教、廟會儀式等宗教文化意義,雖然導演極愛正宗傳統味,但同時也想看看戲偶文化所開創的的現代新路線。《春秋掌中》裡呈現的演出形式相當多元,而貫穿全片的是台灣布袋戲界的人間國寶——陳錫煌,現年83歲的大師致力於傳承布袋戲給新一代學徒,大師從未放棄自己的藝術與技術,其精神實令人讚嘆。
在金光閃閃的戲台上,陳錫煌老師傅精神奕奕地舞動手上那兩尊「小仙傀儡尪仔」(小型戲偶),全神貫注地仿擬人物的動態和語調,而台下的小學生,居然也能隨著劇情起伏不時緊張或大笑,好戲果然無界線。現代的孩子多半熱衷於虛擬遊戲與動畫,但令人感動的是,小朋友還是能理解並喜歡上「武松打虎」這類民間傳奇故事。
關於布袋戲的歷史脈絡變化十分劇烈,然導演卻不在探討這項技藝的消逝與哀愁,更在於微觀這些身著精巧服飾的傀儡戲偶,以及強調表演與觀眾間的真情交流,並強化這項沒落中的藝術值得被捕捉下來的光暈。然而,對於傳統事物滄海桑田的感嘆,多少仍呈現於陳錫煌師傅淡然的閒談中:「以前我們都演廟會比較多,演出時忙到不可開交,以前是如此,但現在已經沒有了,廟會演出漸漸都沒有了。」歲月流逝、物換星移,美好的過去無可避免走入歷史,但願未來,傳統的命脈還能再現新生。(Maromi)
(本篇文章刊登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原文請參照 這裡)
留言列表